首页 教育 精品解析: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精品解析: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2-2023春期桐柏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第3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3…

2022-2023春期桐柏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第3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

但是“意外”还是降临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南亚季风裹挟着大量的水汽弥漫群山。气流或从山间峡谷鱼贯而入,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马拉雅山脉南缘聚集,形成大量降水。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但大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烟雨江南诞生的同时,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处内陆而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不仅如此,冬季,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烟雨江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就此成形。

高原“抽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一座“超级水塔”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中国的水系也将为之一变。随着海拔的上升,青藏高原大气层中的水汽凝结,形成了大量降雪。降雪日积月累,压实形成冰川,厚度可达数百米,犹如绝境长城。其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如一条条巨龙,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又好像树枝一样延伸,漫流无际。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冰川?答案是4万多条。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青藏高原还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如此众多的冰川、湖泊,再加上地下水、地表河流,青藏高原化身为一座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超级水塔”。当水塔的闸门打开时,水流便可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四周奔流,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布局由此奠定。在中国西北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向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则汇入塔里木盆地,它们各自滋润出一片绿洲。在中国东部,黄河、长江顺着三级阶梯奔流而下,孕育出中华文明;在中国西南部,澜沧江、怒江、独龙江、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狮泉河及孔雀河,流出国门,成为亚洲诸多文明的源泉。

最后该轮到生命登场了。可是,像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之地,又将如何对生命产生影响呢?西藏阿里扎达盆地,沟壑纵横,看起来干旱荒芜,了无生机。2010年,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几块化石,它们属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豹类——布氏豹。一些科学家认为,豹亚科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它们曾走下高原,进入东亚、南亚,演化出了古中华虎、云豹;后又进入美洲,演化出了美洲豹;还进入非洲,演化出非洲狮、花豹。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原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上的动物们为适应寒冷的环境,不断演化,譬如长出厚厚的皮毛。距今260万年前,大冰期降临,原本温暖的北极地区变得寒冷。但在青藏高原上的动物们早已适应寒冷的环境,包括北极狐、披毛犀在内的动物,顺利从青藏高原扩散到北极,并开辟出了全新的家园。如今,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在众多的垂直山地之间,依然生活着中国40%的维管植物、43%的陆栖脊椎动物,堪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大碰撞碰出了一个“大中国”,并影响到中国的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等诸多方面,且这一影响目前还在继续。

(摘编自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洪荒之力”在文中是指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后产生的巨大能量。

B. “意外”在文中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形给中国的气候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C. “超级水塔”的“超级”体现在水资源的数量、覆盖面积和海拔方面。

D. “北极动物”在文中指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类似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无一不受到大碰撞的巨大影响。

B. 位于北纬30°附近中国南方地区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气候变得适宜,而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其他一些地方,却降雨骤减,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

C. 青藏高原冰川有4万多条,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厚度可达数百米,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

D. 青藏高原的隆升对生物圈的演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物种的起源、全球迁徙创造了条件,奠定了第三极和更广阔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石。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受到挤压后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

B.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分别属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这三级阶梯就是根据海拔不同所进行的分类。

C. 行星风系是指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的一种流动方式,它的流动本来是非常规律的,但特殊的地形等因素会打破其规律。

D. 较之高原,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

4. 东部季风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青藏高原在其气候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 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 D    2. B    3. C    

4. 第一问: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第二问:影响大气循环;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形成大量降水。    

5. 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北极动物’在文中指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错。原文是“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可见“北极动物”中有一部分起源于青藏高原,“北极动物”范围大,并不是仅仅指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降雨骤减”错。原文是“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可见造成北纬30°附近亚热带地区受行星风系控制干旱少雨;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但青藏高原并未造成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其他地方“降雨骤减”,因为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干旱少雨的。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受到挤压后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错。原文是“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可见应是“进一步抬升”,而非“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

B.“大兴安岭”错。原文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可见应是“大兴安岭以东”;

D.“平原地区……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错。原文是“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地形不同,因而行星风系的控制会有变化,不能得出“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的结论。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问:

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根据原文“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可知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第二问:

根据“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可知青藏高原影响了大气循环;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形成大量降水。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体裁特征的能力。

科普文是指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文章。其要素应该包含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和通俗性。

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如本文介绍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中国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这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在介绍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时,用到了一个术语——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这些都体现出了文章的科学性。

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文章先介绍青藏高原的成因,“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然后依次介绍对地貌的影响,对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地貌影响到了气候,气候又影响到了水系,最后影响到生命,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严谨。

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如“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中“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使表达严谨;如“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中“囊括”“绝大多数”也体现了表达的严谨性,而诸多数字的罗列则体现出精确性。

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如把青藏高原比喻为一座大型“抽风机”,生动地解释了青藏高原是如何影响到中国北纬°附近地区的气候的,体现了文章的通俗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落难寻母口

李准

李麦和长松等十几家人,来到寻母口时,已经入秋了。虽然赤杨岗离寻母口不到一百里地,他们在路上却走了一个多月。黄河发水后,遍地都是支流,再加上涨涨落落,木筏根本无法走。出来没几天,他们就把木筏卸了,用木料在当地换了点粮食,开始从旱路走。一路上也不知蹚了多少条河,过了多少渡口,到了寻母口时,各家的家具、衣服差不多在路上都被变卖光了。

到了寻母口后,他们把小车、挑子扎在一座破龙王庙里。这里是难民聚集的地方。李麦他们来到时,这里已经住着几十家往西待渡的难民。

天亮先到渡口打听了一下。听撑船的说:渡口上已经半个月不让过难民了。船都忙着运货物,船价高得吓人。一个卖馍的从西岸来到东岸,就要花两块钱。船只虽然是拨来接送难民的,却被河防军队霸占着走私运货。

小孩子们向街上跑着,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他们看着街上那些黄焦的油条和雪白的包子,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

李麦上街转了一圈,她看着人来人往像流水一样,商店里到处都是货物。心里想:看来这里还能混,当下顾嘴要紧。

她转到一家旅店门口。看见十几个跑单帮的商人,骑着满载布匹和棉纱的自行车来到门口。旅店的掌柜热情地向他们招呼着:“住店吧!到里边!到里边!有茶水,有洗脸水!”那几个跑单帮的商人,进到旅店里看了看却又出来了。只听他们说:“太脏了!被子跟卖油条盖的一样!”旅店掌柜忙解释着说:“不脏啊,那都是浮灰,拍拍就掉了!”几个跑单帮的也没理他。他们说:“走,到河沿看看!”说着都骑上自行车一溜烟走了。

旅店掌柜看着生意跑了,眨巴眨巴眼睛说:“才赚了几个钱,还讲究哩!”李麦这时走过来说:“这位掌柜的,我想打问个事,你这里边拆洗被子不拆?”旅店掌柜打量她一眼问:“你是哪里人?”李麦说:“我们是逃荒过来的难民,专门管拆洗被子。当天拆洗当天做好,不耽误您的生意。您要拆洗了,我们就来拿。”旅店掌柜听说当天能送来,就动了心。他说:“拆一条被子多少钱?”李麦说:“您随便。我们这都是逃荒出来的。您权当行好。给多少我们都不争。被子拆洗好您看就是了。”旅店掌柜看她说话实在,就说:“这样吧,一条被子二斤面。洗五条被子再给一条肥皂。你看行不行!”李麦说:“行。你说多少都行。我们明天来取被子吧!”旅店掌柜想了一下说:“你现在就捎走五条吧!天黑前送来。”

李麦把被子扛回龙王庙,把情形和杨杏、王跑家、凤英等讲了讲,大家都高兴地拆起被子来。李麦交代她们一定要把被子洗干净,活做好。她说:“咱们到一个生地方,头三脚难踢,全凭一个实在。”

几个妇女在河滩里把被子洗好晾干,拣了八条干净席子铺在地上套了套,晌午过后就给旅店送了去。旅店掌柜看她们把被子洗得雪白,心里高兴,给她们称了十斤面,又让她们背回十条被子。

龙王庙里有了这十斤面,各家的锅底下又冒烟了。妇女们看有了营生,走路也有劲了,说话也有音了,到了晚上,大家围在一块商量怎么办。

长松、春义和王跑等几个男的也到街上转了转。他们看着这个渡口眼花缭乱的生活,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里没有地种,能干啥呢?

长松说:“咱在这个地方不行,卖个开水也得张嘴吆喝!咱张不开嘴。”

王跑说:“我看好了点事。到东大路上赶脚。反正我有条驴。”徐秋斋说:“你不怕,王跑,你还会个木匠手艺,在这里木匠还能闲住?我明天也上街,把我的卦摊摆出来。”天亮说:“算了吧,大爷,兵荒马乱的谁还算卦?”徐秋斋说:“咳,越是这年景,问吉凶的人越多。好歹还能赚个馍吃。”

春义抱着头没吭声,他深深感到自己在这里是“百拙无一能”。蓝五也叹了口气说:“我到这儿,真是老水牛掉在井里边——踢腾不开了!”

李麦说:“咱们不要发愁,明天我再到街上瞅瞅。是鸡都带着两只爪,是人都长着两只手。只要不怕出力,还能顾不住个嘴?咱出来门,头一条就是不能脸热怕丢人!你就是打个小工,也得张嘴问问喊喊。要不你在街上转一百圈,人家也不知道你是干啥的。在这集镇码头上混,全凭一个嘴勤腿勤。咱们大伙都要打起精神干,能积攒点粮食,咱们就能上路了。”

申奶奶也有点精神了,她说:“天亮他娘,这些小孩们也得给他们安排个营生,能吃在外,就省在家,明天我领着他们到街上要饭去。你们各家都给自己孩子准备个篮子,准备个碗。”

李麦说:“婶子,也好,明天你就领着他们去吧!反正要一口得一口,要饭碗孩子们该拿也得拿。”

夜里,一群孩子围着申奶奶。申奶奶给他们讲着要饭知识。她说着:“……到那些饭摊子前要饭的时候,向买饭的要,别向卖饭的要。要饭得先学会喊叫,比如见年纪大一点的人,就说:‘行行好吧!大爷!’‘给俺一口吧!大爷!’见年轻一点的就喊大叔,见老婆们,就喊奶奶,年轻一点,盘着头的就喊婶子、大娘,没盘头留着辫子的,喊人家个姑姑……另外要的时候,要学得有眼色一点。等着人家快吃完了,也快吃饱了,再把碗伸过去,他剩一点就给你了。人家刚买了一盘包子,一碗面条还没有吃,你就伸着去要,人家就不会给咱了!……”

申奶奶一句一句地教着这些孩子们。孩子们瞪着小黑眼珠用心地听着。他们像上课听讲一样,不过这个课的内容既不是加减乘除,也不是“人之初,性本善”……

(有删改)

[注]《黄河东流去》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黄河水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1938年到1948年经历的深重灾难。本文为节选内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塑造了那个时代饱受磨难的贫苦百姓群像,李麦、徐秋斋、长松、春义和王跑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共性突出,缺少个性。

B. 李麦上街转悠,她在旅店门口看到客人因嫌弃被子太脏而走了,就请求掌柜给她拆洗被子的机会,她的处境打动了掌柜。

C. 小说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李麦看到商店里到处都是货物后,“看来这里还能混”心理描写表现了她的精明。

D. 申奶奶准备领着孩子们到街上要饭去,让各家给孩子准备个篮子和碗,申奶奶一句一句地教着这些孩子们一些要饭知识。

7. 关于文中李麦和长松等十几家人逃难到寻母口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麦和长松等十几家人一起逃难,赤杨岗距寻母口的路程不到一百里,他们却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寻母口,此时已经入秋了。

B. 逃难路上木筏不管用,他们就把木筏卸了,用木料换粮食,开始走旱路。到了寻母口时,各家的家具、衣服差不多被变卖光了。

C. 到了寻母口后,他们聚集到龙王庙里,这里已经住着几十家难民,他们将和这些难民在此安营扎寨,准备长期居住下去。

D. 黄河发水后,支流遍地,逃难的百姓成群结队,河防军队却不顾难民死活,趁机把拨来接送难民的船只霸占着走私运货。

8. 有评论家认为《黄河东流去》的语言“带有河南农村的乡土气息,而淘洗了过于生僻粗野的东西”,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小说的语言特点。

9. 《黄河东流去》荣获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李准在卷首写道,“是想在时代的天平上,重新估量一下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命力量”。小说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生命力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C    

8. ①从整体上看,小说语言通俗,多用口语,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②在叙述语言上,采用经过加工的口语,如“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生动活泼,优美精巧。
③在人物对话上,多用生动形象的口语,还引用一些方言和俗语,如蓝五的“我到这儿,直是老水牛掉在井里边——踢腾不开了”,李麦的“头三脚难踢”“是鸡都带着两只爪,是人都长着两只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9. ①中华民族有极为顽强的求生能力和生存智慧。到了寻母口后,李麦在街上善干观察,捕捉机会,很快找到拆洗被子的活,挣到十斤面,让各家锅底下又冒烟了;王跑准备赶脚,徐秋斋要摆卦摊。
②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有坚强不屈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李麦找到活后和大家一起干,春义和蓝五为营生发愁时,李麦鼓励大家要打起精神干;为找活计大伙互相商量和鼓励,申奶奶要带领孩子们到街上要饭。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A.“缺少个性”说法错误,通过文中对李麦、徐秋斋、长松、春义和王跑等人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如李麦泼辣能干、长松老实内向等,所以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B.“她的处境打动了掌柜”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旅店掌柜听说当天能送来,就动了心”“旅店掌柜看她说话实在……”可知,是她的诚恳和实在打动了掌柜。
C.“小说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说法错误。应是小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C.“他们将和这些难民在此安营扎寨,准备长期居住下去”说法错误。结合原文“李麦他们来到时,这里已经住着几十家往西待渡的难民”可知,这些难民在此是暂住;另外说他们“准备长期居住下去”于文无据。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
从整体上看,小说语言通俗。由文中“看来这里还能混,当下顾嘴要紧”“您权当行好。给多少我们都不争”“我看好了点事。到东大路上赶脚”等句子中的“顾嘴”“权当行好”“赶脚”等用词可以看出,小说多用方言口语,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叙述语言生动活泼,优美精巧。如“他们看着街上那些黄焦的油条和雪白的包子,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用“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孩子们因饥饿而对食物产生的强烈渴望。
人物对话多用生动形象的口语,引用一些方言和俗语,展现出河南农村的乡土气息。如 “蓝五也叹了口气说:‘我到这儿,真是老水牛掉在井里边——踢腾不开了’”用俗语的方式生动地写出了他在新环境中的迷茫和不适应;“李麦说:‘……是鸡都带着两只爪,是人都长着两只手……’”“咱们到一个生地方,头三脚难踢,全凭一个实在”,通过方言化的俗语形象地刻画出了主人公李麦的能干。这样的语言既富有趣味,又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文中“黄河发水后,遍地都是支流,再加上涨涨落落,木筏根本无法走”以及文下注解可知,小说是以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老百姓生活的饥寒交迫,但从文中 “他们就把木筏卸了,用木料在当地换了点粮食,开始从旱路走。一路上也不知蹚了多少条河,过了多少渡口,到了寻母口时,各家的家具、衣服差不多在路上都被变卖光了”“心里想:看来这里还能混,当下顾嘴要紧”等内容可以看出,老百姓们有着极为顽强的求生能力;由文中“旅店掌柜看她们把被子洗得雪白,心里高兴,给她们称了十斤面,又让她们背回十条被子”“王跑说:‘我看好了点事。到东大路上赶脚。反正我有条驴。’徐秋斋说:……”可以看出,他们也有着强大的生存智慧。
由文中“李麦把被子扛回龙王庙,把情形和杨杏、王跑家、凤英等讲了讲,大家都高兴地拆起被子来。……几个妇女在河滩里把被子洗好晾干,拣了八条干净席子铺在地上套了套,晌午过后就给旅店送了去”“咱们大伙都要打起精神干,能积攒点粮食,咱们就能上路了”“申奶奶也有点精神了,她说:‘天亮他娘,这些小孩们也得给他们安排个营生,能吃在外,就省在家,明天我领着他们到街上要饭去’”等内容可知,李麦找到活后是带领妇女们一起干的;春义等人为营生发愁时,李麦积极鼓励大家,为他们鼓动干劲儿;连上了年纪的申奶奶也要带领孩子们出一份力,不吃白食。这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坚强不屈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弦高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文赢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节选自《左传·秦晋崤之战》)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B.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C.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D.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卒,古人对死的称谓。《礼记》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卒”,大夫死曰“薨”,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 “左右免胄而下”与“凶年不免于死亡”(《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免”字含义不同。

C. 超乘,跳跃上车,以示勇武。古时军队经过天子的都门,应卸甲束兵,下车步行,以示恭敬。文中指秦军轻狂无礼。

D. 寡君,臣子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文中即指弦高为稳住秦国军队,以“寡君”“敝邑”的谦卑态度,争取报信时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文公显灵,极具神秘色彩,既是作者借卜者之言预先提示事件的结果,也是为了说明晋人对未来的战争有所了解和分析。

B. 针对秦军伐郑,蹇叔虽委婉含蓄,却一针见血,从袭远力竭、郑国有备等方面进行分析,但并未改变穆公出兵的意愿。

C.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请求将俘虏放回,由秦君处理。对于母亲的请求,晋襄公思忖再三后同意了,这一举动使原轸十分愤怒。

D. 对于是否攻打秦国,晋国内部产生分歧,最终原轸占据上风,晋军在崤地打败秦军,俘获秦军主帅,蹇叔的话得到了印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

14. 选文刻画出了蹇叔、弦高、原轸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竭尽,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

(2)他们的确是挑拨离间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都不满足,您何必辱没(自己)去处罚他们呢?    

14. ①蹇叔明断谏诤。②弦高机智爱国。③原轸决断直率。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是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的”。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

“吾闻之”,主谓宾齐全,前后断开,排除A;

“数世之患也”属于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末语助词,之后断开,排除B;

“数世”作“患”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诸侯死曰‘卒’,大夫死曰‘薨’”错误,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B.正确,“免”字含义不同,分别为“脱下”和“免除”。句意:(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荒年免不了死亡。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晋襄公思忖再三”错误,原文是文嬴说完后,“公许之”,晋襄公未及多考虑就答应了母亲。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劳师”,使军队劳累;“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无乃……乎”,恐怕……吧。

(2)“构”,使……结怨;“厌”,通“餍”,满足;“辱”,屈尊,使……受辱。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蹇叔哭泣着坚决反对秦军出征,说“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最后秦军果然失败,由此可知,蹇叔明断谏诤。

弦高经商,经过滑国,半路遇到袭击郑国的秦军。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使者,以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暗示秦军郑国已预知秦军来袭。同时,他又急忙派人回郑国禀告。秦帅孟明以为郑国已有准备,于是领兵顺手灭掉滑国后返回,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亡国。由此可知,弦高机智爱国。

原轸听到秦国发兵偷袭郑国,原轸就竭力主张乘机袭击秦军;知道晋襄公放了秦国的三个将帅,吐了口唾沫。由此可知,原轸决断直率。

参考译文: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庚辰这一天,晋国要把晋文公的棺材停放在曲沃择日安葬,护送棺柩的队伍刚走出绛城,棺材里就响起了像牛叫一样的声音。卜偃让大夫们行跪拜礼,说:“国君向我们发布战争命令,秦师将越过我国。我军攻击他们,必定能取得重大胜利。”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的国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刚下车又一跃而上。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郑穆公)派皇武子去用委婉的言辞驱逐他们,(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杨孙逃到宋国。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心目中)还有已死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晋军)在崤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使两国国君结怨。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满足,您何必屈尊去整治处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

先轸上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的话就让你在刹那之间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回头,(面对晋襄公)吐了口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啊。”不撤换孟明的职务。(又)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三、古诗赏析(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辛弃疾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注】①湘蛾竹上泪痕浓:相传舜死于南巡途中,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急去苍梧山下奔丧,泪下沾竹,化而如斑。②重瞳:传说舜一只眼中有两个瞳子,下文中“羽又重曈”指项羽和舜一样也是“重瞳”。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用典,既直写项羽兵败之史实,又以“匆匆”写出他和虞姬生离死别一幕的紧迫与急促。

B. 过片说男女对此等生死离别之情相同,即虞姬与项羽同舜帝与娥皇女英之间儿女之情相似。

C. 舜和项羽都是重瞳,但命运结局却如此不同,既有词人对舜的赞美,又有对项羽的惋惜之情。

D. 本词题为“赋虞美人草”实为慨叹英雄末路的咏史之词,充满了对项羽的同情、钦佩之意。

16. 今人常以陈师道诗“幽草默通神”中肯地评价“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两句。请简要谈谈你对本词上片末两句的理解。

【答案】15. C    16. ①这两句转入对虞美人草的吟咏。②项羽别虞姬的悲壮乐章,到如今似已被人淡忘,只有这虞美人草还记得,似在随春风为乐曲伴舞,从中流露出草木尚且有情,而人却不如草木的感慨。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词人对舜的赞美”表述错误,此处用典,主要是将二者的命运结局对比,以体现词人对失败了的英雄人物项羽的惋惜及怀念之情。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精彩语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题干分两部分,前半部分说古人陈师道的诗句能够中肯地评价上片末两句,而陈诗“幽草默通神”的意思在这里是指虞美人草能够体会人的思想情感,恰切地抒发词人的情感。后半部分要求谈谈自己对上片末两句的理解。这是命题者从赏析重要诗句的角度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及结构作用等的理解能力。

上片上句写的是项羽和虞姬兵败后匆匆告别的情景,“至今草木忆英雄”则作为过渡,转入而对虞美人草的描写;“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具体是写其在春风的吹拂下,似乎在和着当年“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壮曲调相应起舞,颇通人意。虞美人这样的草尚且体贴人意,有情感,但现实中的人却不如草木,怎能不引发词人的感慨?

四、文学常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公西华(赤)谦虚地认为自己能力不足需要学习,对于祭祀和朝见天子的事情,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们的顾虑,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点)描绘了一幅天下太平的美好场景,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人们在河里沐浴、在台子上吹风的情景。

【答案】    ①. 端章甫    ②. 愿为小相焉    ③. 以吾一日长乎尔    ④. 毋吾以也    ⑤. 浴乎沂    ⑥. 风乎舞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甫”“焉”“毋”“沂”“舞雩”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明天的事,我们后天就知道了”“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近期,“废话文学”悄然流行于社交网络。

说起“废话”,它和文学沾边,少不了一些名人的帮衬。比如鲁迅在《秋夜》里写的那句“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就是著名的“废话”。由此可见,废话 ① ,并非今日之网络才独有的现象。“废话文学”火了之后,有网友在一些经典影视剧中,也找到了很多当年初看时并未察觉的废话。比如,日常关心一个人,你会 ② “你出门穿厚一点,就不会那么冷了”“你要是能把烟戒了,就不会咳嗽了”。

而“废话文学”之所以流行,或许也和当下较为普遍的社交焦虑不无关系。很多人活跃于网络,面对看不见的陌生人可以 ③ 、毫无戒备、彻底放松,但是在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中,却小心翼翼、吭吭哧哧起来,甚至还有了“社交恐惧症”一说。人们在现实中畏惧表达,到了网络便有一种找补心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哪怕是废话连篇。

人长一张嘴,可能会吃进不该吃的东西,也可能会说出各种废话、错话,这是自然而正常的。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说、不能说,进而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交流的底气。因此,我们包容废话,就是要提倡一种宽松的说话空间、轻松平和的交流心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松弛、融洽的人际关系。一句话:废话也是话,不必废除它。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人们在现实中畏惧表达,在网络中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二者语意基本相同,为什么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8.     ①. 源远流长    ②. 脱口而出    ③. 侃侃而谈    

19. ①原句中“到了网络便有一种找补心态”为人们在现实和网络中不同的表现给出了一种原因,与前文衔接更加紧密。
②原句最后“哪怕是废话连篇”是整个句子的重点,照应了材料的中心观点——包容废话,改句删掉这句话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由前文“比如鲁迅在《秋夜》里写的那句……”和后文“并非今日之网络才独有的现象”可知,此处的意思是“废话文学”的出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所以可用成语“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第二空:根据语境可知,此处说的意思是日常生活中,关心一个人,就会随口说出一些表示关心的废话,所以可用成语“脱口而出”,意思是“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第三空:根据后文“活跃于网络”“毫无戒备、彻底放松”可知,此处说的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会很从容淡定,所以可用成语“侃侃而谈”,意思是“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内容上,原句“到了网络便有一种找补心态”,交代出了人们在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中,小心翼翼、吭吭哧哧,甚至还有了“社交恐惧症”,而在网络,面对看不见的陌生人却可以侃侃而谈、毫无戒备、彻底放松的原因,使内容表达的更加准确完整,与前文衔接更加紧密。

从结构上:整个文段的中心是“我们包容废话,就是要提倡一种宽松的说话空间、轻松平和的交流心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松弛、融洽的人际关系。一句话:废话也是话,不必废除它”,原句最后“哪怕是废话连篇”是该句中点明题旨的关键语句,点明并照应了中心论点。

改句删掉了这两句话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所以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虽然其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了栖息环境。渔业、油气资源、潜水旅游等经济活动也与之息息相关。近2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污染、过度采挖等,  ①    。为了保护珊瑚、恢复海洋生态,我国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在海底种珊瑚,重建海洋天堂。

种珊瑚也被喻为海底“植树造林”。

不论在陆地还是海洋,“造林”对调节气候变化、维系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珊瑚种植技术主要包括无性繁育、有性繁殖、人工礁技术等,与陆地上的植树造林类似的是,都需要先培育“幼苗”,再移植到种植区,所以难度很大,但     ②   。一方面,海洋环境复杂,为实际作业带来不少困难;另一方面,不同海域受环境影响的因素、人为干扰程度以及现有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不尽相同,这就需要科研团队在种珊瑚的时候   ③  。

海底“植树造林”,  ④    。海南海域有大片珊瑚礁分布,是海底“植树造林”大省,科研团队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完善修复技术。例如,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团队通过船舶“边走边种”的珊瑚苗种“飞播法”、将不锈钢珊瑚苗床运用在珊瑚苗的种植上等方式,提高了种植效率。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①珊瑚礁不断退化  ②海洋“造林”难度更大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有赖于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前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污染、过度采挖等”,再结合后文“致力于在海底种珊瑚,重建海洋天堂”可知,第①处是说珊瑚的生态遭到了很大破坏,可以填写“珊瑚礁不断退化”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但”语意转折,而且后文提到了“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困难,因此,第②处是说在海洋种植珊瑚比在陆地上植树造林更艰难,可以填写“海洋造林难度更大”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根据前文“不同海域受环境影响的因素、人为干扰程度以及现有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不尽相同”可知,强调的是问题的多样性,在种植珊瑚的时候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③处可以填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类的内容;

第四空,依据后文“科研团队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完善修复技术”和列举的实例可知,所填内容应是第三段的中心句,本段的主要内容侧重于阐述珊瑚礁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因此第④处可以填写“有赖于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之类的内容。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练好“冲浪”真本领,实现民族大复兴

冲浪者要翱翔海浪之上,不仅要有惊涛骇浪和合适冲浪板的协助,还须拥有高超冲浪技巧、强大的勇气和过硬的身体素质。时代如浪潮翻涌,新时代“弄潮儿”应修己身,借外物,抓机遇,练好“冲浪”真本领,实现民族大复兴。

优秀的冲浪者想要完成精彩的冲浪,需要具备多方条件:过硬的身体素质是一切技能的基础,高而大的海浪是冲浪平台,合适的冲浪板是有效工具,强大的勇气是冲浪者的意志体现。只有海、板、人三者合一,互相联动,才能做一名好的冲浪者。同理,当今国内外局势波橘云诡,青年“弄潮儿”如果想勇立潮头,必须练好“真本领”。

修己身是前提,要外炼体魄,内炼意志。搏击大风大浪,没有强健身体不行;肩负复兴重任,没有过硬体魄难堪。指点江山的毛泽东一生先后17次在武汉畅游滚滚长江,把游泳当作与磨砺斗志、强身健体的最好方法。除了外炼,更需内修,培养勇气,增强意志,方可弄潮时代。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勇敢走出舒适圈,来到百色,扎根基层,成为“最美奋斗者”;福建农村80后大学生林炉生抵住各方压力,回老家创建公益书院,十八年如一日;90后大学生禹化普不走寻常路,勇于自主创业,卖台湾手抓饼,实现财富自由。青年们修己身,外炼体魄,内炼意志,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展现新时代青年最好的精神风貌。

借外物是手段,要借助工具,为我所用。合适的冲浪板可让冲浪者更灵活操控;用对工具和方法,奔向目的会更轻松自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爱迪生借助一根针,改良电话机,诞生第一台留声机;诸葛亮巧借东风,赢得赤壁之战的全胜。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加需要给自己增添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中国科学家借神舟,一探浩渺宇宙;屠呦呦借中医古籍,奇取治疟青蒿素;教育借助互联网+,迎来教改的春天。可见,善假于物,是实现复兴梦征途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抓机遇是目的,要找准平台,实现飞跃。冲浪要大风大浪,弄潮要抓住机遇。当今世界局势动荡,我国正处复兴关键时期。习近平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抓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契机”,85后小伙严磊将福州油纸伞发扬光大,自立品牌,创业成功;凭借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好风”,90后大学生代辉辉回村自主创业,成立“潢川县荣华家庭农场”,带领乡亲一起致富,展现新一代农村青年的风采。时代大有可为,青年一代善于抓住机遇,找准合适平台,人生便可实现飞跃。

修己身,借外物,抓机遇,三位一体,互相促进,是成为时代冲浪者必备素养。新时代青年英才,请练好“冲浪”真本领,勇做时代“弄潮儿”,实现民族大复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由冲浪这一体育运动现象,引出人生思考。考生读完材料第一时间应该思考是“冲浪”这一现象的本身具有什么内涵,而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可知,要成功冲浪,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海浪高且大,且可控;二、冲浪板尺寸合适,能灵活操控;三、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良好的身体素质。这其中,海浪和冲浪板是外在客观条件,冲浪者是内在主观条件。正如材料中所言,“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海浪和冲浪板是成就这项精彩运动的外在条件,这些因素,天然可以成就,人工可以形成;而冲浪超凡的勇气、高超的技能和过硬的身体则不是每个有都具备的。而在试题写作任务中,第一句交待时代大背景,第二句给出写作任务,回答新时代我们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的问题。注意这里有一个比喻句,“时代的浪潮”,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是谁?从考生来看,当然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文章要有“我”“我们青年”的融入,要有时代、身份意识的明确体现。

对此,写作时,同样可以借用“冲浪者”这一比喻来展开写作,说明我们新时代青少年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勇担使命,冲锋突破,奋勇向前。对此可由冲浪运动引申说明,新时代青少年同样在时代之浪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时代舞台广阔,机遇巨大,但挑战也巨大。时代之浪够高够大,但是我们只要奋力拼搏,也是可以完全掌握的,“风浪越大,鱼越大”。我们要勇抓时代机遇。对此,我们还要找到人生的“冲浪板”,就是寻到到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技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时代发展中彰显自己的个人价值,演绎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做好迎击时代浪潮的准备,要有迎接挑战,搏击时代风浪的勇气、担当、自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含专业技能、学识才华),积极修炼己身,锤炼勇毅品格,练就过硬本领。

立意:

1.做一名有勇有谋的时代“冲浪者”。

2.站在时代的浪尖起舞。

3.练好“冲浪”本领,实现民族复兴。

4.修己身,借外物,抓机遇,实现复兴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亚细亚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yaxya.com/6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yaxya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67)

  1. As Wilson says MHP s XPEL may be the perfect choice to help you look your best, fast 60mg priligy MDM2 regulates MYCN mRNA stabilization and translation in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s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