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4小题,每小题1.5分,共8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 )
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②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③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科学之科学”的表述本身错误,没有正确认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①错误。
②:题目中,“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说明了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②正确。
③:题目中,“如自然哲学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说明了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正确。
④:自然科学的进步可以推动哲学的发展,但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实践的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中国发展时代之问,契合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深刻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至简大道,完善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向纵深推进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①正确处理了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②坚持存在决定思维,科学回应了中国发展的时代之问
③是世界的本原,正确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④坚持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①排除。
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坚持存在决定思维,科学回应了中国发展的时代之问,②正确。
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排除。
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答了中国发展时代之问,有利于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现了坚持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一个政党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支撑,难以肩负执政使命,战胜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研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不断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③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立足时代发展,精准把握当今时代发展脉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的是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①排除。
②③: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研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不断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③正确。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精准把握了当时时代发展脉搏,并不能精准把握当今时代发展脉搏,④排除。
故本题选C。
4.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质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正确理解物质的概念,需要认识到( )
①物质就是各种物相加的总和
②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③物质存于一切物质具体形态之中
④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不是各种物相加的总和,不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故①②错误。
③④:物质存在于一切物质具体形态之中,物质无非是各种物质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故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工作性质和环境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如果长期从事枯燥无聊的工作,大脑因缺乏刺激和挑战而退化的概率增加。研究牵头人约瑟夫·格日瓦奇博士说,这一结果印证了大脑“用进废退”的理论。大脑“用进废退”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已的存在
③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材料反映了大脑“用进废退”的理论,从哲学角度,这说明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①②符合题意。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错误。
④: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④错误。
故本题选A。
6.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④→①→③→②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强调世界是物质的,③排第一位。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强调物质是运动的,①排第二位。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强调运动是有规律的,④排第三位。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规律是客观的,②排第四位。
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④→②。
故本题选C。
7. 2022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会晤深入坦诚,具有建设性,达成诸多重要共识,凸显双方保持高层战略沟通的重要性,更凸显中美关系在维护、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发展大局中的关键作用。从哲学上看,要推动中美双方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是因为( )
①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部分构成整体并影响整体,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③要着眼于中美这两个关键因素,确立双蠃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
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中美关系在维护、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发展大局中的关键作用,是关键部分对整体的作用,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以要推动中美双方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故①④正确。
②:整体功能存在于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之中,故②不选。
③:中美关系在维护、促进全球和平稳定发展大局中的关键作用,是部分对整体的作用,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而不是部分,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8. 2022年11月3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跑出了中国航天的“中国速度”。从科研院所到生产企业,从大山深处的航天发射架下到浩瀚大洋的远望号测量船上,一个个夜以继日、奋力投身科研创新事业的追梦身影,勾勒出新时代中国航天人的奋斗轨迹。由此可见( )
①量变的不断积累必然会实现质的飞跃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事物的质变需要人们积累显著的量变
④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从科研院所到生产企业,从大山深处的航天发射架下到浩瀚大洋的远望号测量船上,一个个夜以继日、奋力投身科研创新事业的追梦身影,勾勒出新时代中国航天人的奋斗轨迹。由此可见,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是量变不断积累的必然结果,①④符合题意。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但质变不等于发展,②错误。
③:事物的质变需要人们积累不显著的量变,而不是显著的量变,③错误。
故本题选B。
9. 习近平主席在谈到中欧两大文明时曾说:“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这明( )
①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中国茶和欧洲酒可以“取长补短、合而为一”
②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国茶和欧洲酒可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③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中国茶和欧洲酒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④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着特殊性,中国茶和欧洲酒可以“兼容并存、兼收并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中国茶和欧洲酒可以“取长补短,但不是合而为一”,这样就否认了矛盾的斗争性,①排除。
②③: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说明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国茶和欧洲酒可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说明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中国茶和欧洲酒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②③正确。
④: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0. 下列说法与漫画蕴含的哲理最相一致的是( )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④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你所看到的惊艳,都曾被平庸历练”,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体现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①不符合题意。
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意思是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符合题意。
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的意思是“大功告成,便穷奢极侈,岂不知逸乐从来都是与灾祸相伴随的”,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会发生转化,③符合题意。
④:“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的意思世间万物如果保住根本就能生长,而一切事情只要符合道义就能成功。体现了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认识和利用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这体现了(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在复杂事物发展中要抓主要矛盾
④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把握主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①说法错误。
②: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说明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②符合题意。
③: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这说明在复杂事物发展中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的是抓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次方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 党中央、国务院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形成西乡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文化科教、医疗服务中心;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支持甘肃、陕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优势,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这表明(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④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依据题意,国家对西部、新疆地区、重庆、四川、陕西以及甘肃、陕西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这表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故②④入选。
①:材料并未涉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故①不选。
③: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C。
13. 2022年5月,我国珠峰科考团队围绕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在珠峰北坡海拔8830米处成功架设了全球海拔最高气象站。该站的建成将对揭秘珠峰极高海拔区环境变化规律,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这表明( )
①参加实践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基本途径
②社会实践的需要和进步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世界的可知性取决于认识的积累和深化
④科考的根本目的是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通过科考以揭秘珠峰极高海拔区环境变化规律,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参加实践能获得真理性认识,①正确。
②:我国珠峰科考团队围绕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以揭秘珠峰极高海拔区环境变化规律,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的需要和进步推动认识的发展,②正确。
③:世界的可知性,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取决于认识的积累和深化的说法犯了唯心主义错误,③排除。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因此,科考的根本目的是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的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4.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特点和学科教学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锻炼自理能力,加深同自然与文化的亲近感,增强对集体生活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近年来,研学旅行备受青睐,这是由于参加这类活动能够( )
①充分满足学习知识和培养人格的成长需要,成功改造主观世界
②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果对照,检验认识的正确性
③改变获得知识的来源,增强认知的可靠性
④多层面多角度观察和体验事物,深化已有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参加研学旅行有利于满足学习知识和培养人格的成长需要,但研学旅行这一实践活动并不一定能成功改造主观世界,①夸大了该活动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②④:研学旅行让学生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锻炼自理能力,能通过研学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果对照,检验认识的正确性,多层面多角度观察和体验事物,深化已有认识,②④正确。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研学旅行也是实践的表现,并没有改变获得知识的来源,且认知的可靠性需要让实践检验,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5. 传播学里有个概念叫“沉默螺旋”,是指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或者容易被批判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反沉默螺旋”:曾经的“一己之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现象说明( )
①人的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②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相伴而行,没有界限
③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曾经的“一己之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说明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故①符合题意。
②: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但两者有明确的界限,故②错误。
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反沉默螺旋”,说明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故③正确。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向前发展的过程,并不是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真理性的认识并没有被推翻,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6. “躺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不依赖于意识,①错误。
②:“躺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符合题意。
③:正确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③错误。
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体现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7.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充分挖掘学校自办食堂的育人价值,探索基于学校实际的劳动教育新路径,开设了“食堂帮厨”特色劳动体验课,让食堂变教室,厨师变导师。在学生中重视开展劳动教育是因为( )
①劳动教育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观点
②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的重要手段
③劳动是人们实现梦想、创造美好生活的阶梯
④劳动教育是理解整个世界奥秘的“金钥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观点,①排除。
②③:该学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体验课,学生亲自动手劳动,让食堂变教室,厨师变导师,起到了育人的作用,说明劳动能够培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是人们实现梦想、创造美好生活的阶梯,②③正确
④: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的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通过劳动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素养,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类理解整个世界,但不是理解整个世界奥秘的“金钥匙”,该选项的说法夸大了劳动教育的作用,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8. 2022年10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意见》。《意见》确定了三方面政策措施:一是扩大“跨省通办”事项范围,新增异地电子缴税、开具税收完税证明、单位社会保险费申报、临时居民身份证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和待遇申请、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结算等22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同时提升“跨省通办”服务效能。这样做的原因是( )
①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合
④通过畅通资本要素和科技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未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意见中提出了22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的惠民举措,这样做原因在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②符合题意。
③:该《意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出台该意见原因在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合,③符合题意。
④:该《意见》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大发现之一,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即是我们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架构。也是人类历史发展本身的内部真实结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
①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关系三个基本要素
②阶级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集中表现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①错误。
②:阶级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②错误。
③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0. 一位作家说过,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一种人总是先挑最好的吃,另一种人总是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通常人们认为,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下的葡萄里面最好的那一颗;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下的葡萄里面最坏的那一颗。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而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一种观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
②因个人阅历、主体需要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主观感受会产生很大差异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所以价值的评价标准也因人而异
④立场不同,利益出发点不同,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作家比喻的两种人的性格特点并非所有的人都认同,从一个侧面说明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立场不同,利益出发点不同,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④符合题意。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有客观标准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求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①错误。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但价值的评价标准却不能因人而异,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1.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庐山的自然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②《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③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④文化是文人所创造的,为文人所持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庐山的自然美没有人的社会实践的参与,不是文化,①错误。
②③:张大千先生的《庐山图》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庐山的自然美,表明《庐山图》的创作因为人的参与属于文化活动,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②③正确。
④: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而不是特属于文人,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2. “何以中国——中华古代文明暨《国家宝藏》”的展览,将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比拟为河水的“源”“流”“汇”,借助西周何尊、魏晋驿使图画像砖等130多件文物重宝,系统展现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质。该展览展现了(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③中华文明强大的延续性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④中华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将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比拟为河水的“源”“流”“汇”,借助西周何尊、魏晋驿使图画像砖等130多件文物重宝,系统展现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强大的延续性和坚定的文化自信,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强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涉及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中强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材料不涉及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且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表述不准确且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3.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9年11月,“寻访英雄”网络互动活动正式启动,意在重温民族脊梁的英雄事迹,传播真正英雄的感人故事,引导广大官兵和网友在“寻访英雄”网络互动活动中传承英雄精神,网聚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以下对寻访英雄,传承英雄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寻访英雄,既是对初心的叩问,也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
②寻找英雄,是尊重英雄,重新书写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③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④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英雄精神之中,铸就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官兵和网友在“寻访英雄”网络互动活动中传承英雄精神,网聚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这既是对初心的叩问,也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①③符合题意。
②:寻找英雄,是尊重英雄、尊重历史,而不是重新书写历史,②错误。
④:英雄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之中,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4. 11月20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当天,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连发8条推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世界杯“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如满天繁星,在这届世界杯大放光彩。这给中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 )
①大量吸纳他国文化元素,消除我国与他国的文化差异
②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调适企业品牌设计
③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
④强化文化交流,以他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中国元素”如满天繁星,在这届世界杯大放光彩。这给中国企业品牌设计的文化启示是,要尊重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调适企业品牌设计,理解、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加以创新应用,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启示中国企业品牌设计要以中国元素为主,而不是大量吸纳他国文化元素,要尊重而不是消除与他国的文化差异,①错误。
④:强化文化交流,应以我国文化元素为品牌设计的基础,吸收借鉴他国有益的文化成果,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5. 截至2022年11月,根据英国版《赵氏孤儿》改编的音乐剧在中国20多座城市巡演,共演出70多场。人们在剧中既看到了莎翁剧中常见的“鬼魂复仇”的情节,也看到了古代中国人的道义与忠烈。该音乐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哈姆雷得》”。这表明( )
①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
②不同文化在博采众长中能够相互认同
③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可以实现统一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根据英国版《赵氏孤儿》改编的音乐剧在中国20多座城市巡演,共演出70多场,该音乐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哈姆雷得》,这说明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①正确。
②:要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该选项的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人们在剧中既看到了莎翁剧中常见的“鬼魂复仇”的情节,也看到了古代中国人的道义与忠烈,这说明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可以实现统一,③正确。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6. 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京杭大运河三大世界遗产,折射出新时代的中国设计正在成为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这启示我们,诠释真实全面的国家形象需要( )
①彰显时代精神,承载深远文化内涵
②保持开放心态,汲取国外优秀成果
③立足中国国情,提高文化感召能力
④承袭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折射出新时代的中国设计正在成为国家形象的生动表达,这启示我们,诠释真实全面的国家形象需要彰显时代精神,承载深远文化内涵,立足中国国情,提高文化感召能力,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体现汲取国外优秀成果,②排除。
④: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7. 墨色是中国画最重要的表征之一,有“五笔七墨”之说。中国传统山水画偏重墨色,色彩只是随类赋彩的应用。近代画家把西画之中的块面、调子、体积、明暗与中国传统的笔毫元素相融合,丰富笔墨,达到真实的艺术感受。由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创作形式的发展赋予中国画新的时代内涵
②交融中互鉴是中国画创作的根本价值追求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促进中国画面向未来
④创新是中国画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赋予中国画新的时代内涵,需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而不能说创作形式的发展赋予中国画新的时代内涵,①错误。
②:交融中互鉴是中国画创作的需要,但不是根本价值追求,②错误。
③④正确,材料中“近代画家把西画之中的块面、调子、体积、明暗与中国传统的笔墨元素相融合,丰富笔墨,达到真实的艺术感受”,说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促进中国画面向未来,体现了创新是中国画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8.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了延安,瞻仰革命纪念地。他们来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经历,了解革命旧址的保护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对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 )
①是基于革命旧址是承载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载体
②说明革命文化能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因为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传承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④有利于发挥延安革命遗址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延安革命旧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对延安革命旧址的保护,是因为革命旧址是承载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好延安革命旧址,有利于发挥其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①④正确。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革命文化不能起这一作用,②排除。
③: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但无法传承传统文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9.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近年来,以《理想照耀中国》《功勋》《江山如此多娇》《经山历海》为代表的优秀现实题材和革命题材剧目,紧扣时代脉搏,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叫好又叫座,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得起人民评价。这要求文艺作品创作要做到( )
①扎根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
②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民生,忠于民意
④立足生活,接住地气,必须分毫无差记录所处的时代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叫好又叫座,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得起人民评价。这要求文艺作品创作要做到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贴近民生,忠于民意,紧扣时代脉搏,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②③符合题意。
①: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基础,①错误。
④:优秀的文化作品要源于时代生活实践,又要高于时代生活实践,而不是必须分毫无差记录所处的时代,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0.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①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②意味着要杜绝一切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交流和传播
③要推动指导思想多元化,促进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④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①④正确。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要杜绝一切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传播,而是要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②错误。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即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是推动指导思想多元化,③排除。
故本题选B。
31. 列宁指出:“到世界上再没有剥削的可能,再没有土地占有者和工厂占有者,再没有一部分人吃得很饱而一部分人却在挨饿的现象的时候,就是说,只有到再没有发生这种情形的可能的时候,我们才会把这个机器毁掉。”这段话揭示出( )
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②国家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③国家是统治阶级镇压和剥削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④国家通常以民主的形式掩盖阶级性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到世界上再没有剥削可能,再没有土地占有者和工厂占有者,再没有一部分人吃得很饱而一部分人却在挨饿的现象的时候,“我们才会把这个机器毁掉”,体现了国家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描述了国家是统治阶级镇压和剥削被统治阶级的工具,②③正确。
①:国家的性质都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但是题干中并不体现统治阶级与国家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④: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是维护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并不是所有的国家,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2. 2022年5月2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某小学发生枪击案,造成21名师生死亡。这是今年美国第213起大规模枪击案,民众对控枪的呼声强烈。总统呼吁全国哀悼,但两党、国会、政府却并未从根本上采取有效措施。这说明( )
①美国政府未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②美国总统与国会相互监督
③美国民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④美国两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未涉及美国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①排除。
②:美国国会和总统的关系是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相互平衡和制约,②错误。
③④:美国发生枪击案政府却无所作为,说明美国民主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是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利益的。美国的两党制作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有利于保持资产阶级内部的利益平衡与政治稳定,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制度,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3. 2022年9月12日,国家副主席王歧山前往英国驻华使馆,吊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此前的9月6日,女王还接见了新任首相伊丽莎白·特拉斯。两位女士的见面,意味着现年47岁的特拉斯正式成为英国首相,同时也成为了女王在位期间的第15位首相,同时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三位女首相。关于英国政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英国首相由国王任命,对国王负责
②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英国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④英国君王负责外交,首相负责内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英国首相由议会产生,由国王任命,但不是对国王负责,而是对议会负责,①排除。
②③:英国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议会不仅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英国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②③符合题意。
④:英国国王没有实权,首相实际负责内政外交,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4. 在中美高层罗马会晤上,中方就涉台、涉疆、涉藏、涉港等问题再次阐明立场,指出这些问题涉及中方核心利益是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干涉,任何借此打压中国的图谋都将遭到失败。这是对美方明确而严正的警告,也是中方为中美关系划出的红线。划出中美关系的红线是依据( )
①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无论大小强弱世界各国一律平等
②主权是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是国家存在和发展最重要因素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无论大小强弱世界各国一律平等是指主权国家的平等权,①错误;
②③:依据教材知识,主权是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是国家存在和发展最重要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③正确;
④:中美划出红线是强调了主权及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国际竞争实质,并且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④错误。
故本题选C。
35. 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声明说:“我将不负中央和香港市民所托,带领新一届特区政府按照香港基本法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
②香港的高度自治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③香港特别行政区被置于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
④香港政府所享有的权力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李家超发表声明说:“我将不负中央和香港市民所托,带领新一届特区政府按照香港基本法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被置于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行使职权,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①③正确。
②:“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②错误。
④: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香港政府所享有的权力是中央政府授权的,并不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角色,改变了过去全部由欧美国家主导的格局,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这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是( )
①当今世界凝聚力较强的国际政治组织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③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是国际政治组织,①错误。
③:“主导力量”的说法夸大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③不选。
②④: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角色,改变了过去全部由欧美国家主导的格局,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这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37. 2022年5月26日,一架澳大利亚P-8A海上巡逻机闯入我国南海领空,并对当地展开军事侦察行为,对于这一严重的挑衅行为,我国立即作出反应,并派出歼-16战机进行拦截,成功压制来犯军机。这表明( )
①我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②澳方的行为是对我国人权的践踏
③领土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要素
④强大的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面对澳大利亚P-8A海上巡逻机的挑衅行为,我国派出歼-16战机进行拦截,成功压制来犯澳大利亚P-8A海上巡逻机。这表明我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强大的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澳方的行为是对我国主权的践踏,没有涉及人权问题,故②排除。
③:主权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要素,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B。
38. 根据美联储预测,美国长期的GDP增长率约为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预测,未来中国的经济地位更加重要,美国将继续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未来15年,欧洲、日本仍然是全球重要经济体,但地位将有所下降。到2035年,世界上最大的七个经济体可能只剩下一个欧洲国家(德国),这意味着( )
①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
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③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地位
④大国关系正在进行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据预测,未来中国的经济地位更加重要,美国将继续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欧洲、日本仍然是全球重要经济体,但地位将有所下降。这说明大国关系正在进行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②④正确。
①:世界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材料中预测也不能说明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①错误。
③:美国将继续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地位”说法错误,③排除。
故本题选C。
39. 2022年4月以来,以色列空军出动战机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发动了打击;土耳其军队对盘踞在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发起军事行动。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 )
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得不到维护
②和平与发展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③当今世界仍不安宁,世界和平面临诸多挑战
④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材料反映了当前地区冲突的现象,说明当今世界仍不安宁,世界和平面临诸多挑战,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故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材料反映的是地区不稳定因素的问题,不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材料也不涉及发展问题,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0. 美国为维护其霸权,试图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频打台湾牌。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中国人民解放军断然封台军演,美国“里根”号航母紧急后撤,中美关系面临考验。材料表明( )
①坚定维护主权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世界仍不安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错误。
②④:美国为维护其霸权,让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军演,中美关系面临严峻考验,这表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也说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仍不安宁,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主要讲述中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对美国的挑战进行相应回应,并未涉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1.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时代的呼声,是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人类持久和平、共同发展、文明进步的关键和前挺。离开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目标就难以实现。为此,要坚持( )
①世界各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相同责任
②消除各国在文化和发展道路上的差异
③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
④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世界各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相同责任中的“相同责任”说法错误,①排除。
②:消除各国在文化和发展道路上的差异中的“消除”不符合实际,②排除。
③④:离开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目标就难以实现。为此,要坚持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42. 2022年11月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第77届联大全会审议有关议题时全面阐述了中方立场,强调美国对古巴等国家持续施加一系列单边强制措施,严重违背2030年议程国际共识,严重损害各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必须立即终止。这表明( )
①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是负责任的大国
②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的行动
③我国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④我国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对外的态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第77届联大全会审议有关议题时全面阐述了中方立场,认为美国对古巴等国家实施的单边强制措施违背国际共识,损害各国人民的权利,这表明我国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对外的态度,积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是负责任的大国,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未涉及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和平的行动和我国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3. 2022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时指出,中欧要做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以中欧开放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中欧团结协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继续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合作,携手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欧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②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中欧互利共赢
③中欧都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④中欧要巩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携手共同应对危机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选项夸大了中欧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①表述错误。
②④:主席的话体现出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中欧互利共赢,双方需要加强合作,应对疫情挑战,②④符合题意。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外交宗旨,中欧不同,③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B。
44. 近年来,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研发、设计、原材料与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若干个独立的环节,并将每个环节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和地区。这表明( )
①跨国公司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
②跨国公司推动了全球科技合作与进步
③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④跨国公司破坏了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跨国公司将每个环节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和地区,表明跨国公司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①正确。
②:材料没有体现全球科技合作与进步,②不符合题意。
③: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研发、设计、原材料与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若干个独立的环节,说明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③正确。
④:材料没有体现跨国公司破坏了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5. 2022年,俄乌冲突和美欧对俄实施的种种制裁给整个世界经济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食物和能源价格飙升。据摩根大通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减少1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将提高2.5个百分点。这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②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
③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的经济联系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2022年,俄乌冲突和美欧对俄实施的种种制裁给整个世界经济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的经济联系,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①③正确。
②:材料未涉及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②排除。
④:材料未涉及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④排除。
故本题选B。
46. 美国政府奉行“美国利益优先”原则,单方面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加征关税,实施贸易制裁,美国如果继续这一单边行为,有可能导致世界贸易大战,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其传导路径为( )。
①贸易逆差增大 ②关税普遍提高 ③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④世界贸易体系将遭破坏 ⑤进出口贸易萎缩
A. ①→⑤→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⑤→③ D. ⑤→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C:材料中由于美国单方面对中国、俄罗斯等国加征关税,即关税普遍提高,这会使得世界贸易体系将遭破坏,影响到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萎缩),从而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增长乏力),C推导正确。
A:A中“进出口贸易萎缩”推出“世界贸易体系将遭破坏”,推导错误。
BD:B和D中的“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推出“世界贸易体系将遭破坏”,前后颠倒,推导错误。
故本题选C。
47.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东方之约”年年如约而至,从0到1,再从1到5。进博会越办越好,给世界带来一份共同发展机遇。此次进博会有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展,成为后疫情时代推动国际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下列传导能正确反映举办进博会积极影响的是( )
①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②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③深化国际经贸合作
④搭建国际贸易平台
⑤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A. ①→③→④→②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③→⑤ D. ④→③→②→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举办进博会并不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①说法错误。
④: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深入参与世界经济的窗口,构建了高水平开放的平台,④排第一。
②:进博会搭建了国际贸易平台,有利于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②排第二。
③:在进博会这个国际贸易平台,各国互利共赢,深化国际经贸合作,③排第三。
⑤:举办进博会,有利于各国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⑤排最后。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②→③→⑤。
故本题选C。
48. 过去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最实现了从国外引进到自主创新、发展、提高,再到走出国门与当年的强者竞争的转变。如今,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黄金名片”,这充分说明( )
①中国高铁技术日益成熟,己初显技术、品牌、质量等出口竞争新优势
②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
③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我国开放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④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推动各国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仅用十年时间,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从国外引进到自主创新、发展、提高,再到走出国门与当年的强者竞争的转变。如今,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黄金名片”。这充分说明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中国高铁技术日益成熟,己初显出口竞争新优势,①②符合题意。
③: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说法错误,排除③。
④: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9. 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贸易萎缩,但是往来于中欧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却逆势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122列,运送货物46万箱。中欧班列的开行( )
①表明生产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②契合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③有利于畅通国际物流,稳定中欧乃至全球产业供应链
④有利于我国与沿途国家的经贸合作,扩大我国贸易顺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从材料可以看出,中欧班列的开行契合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有利于畅通国际物流,稳定中欧乃至全球产业供应链,促进全球贸易发展,②③符合题意。
①:中欧班列的开行主要是推动贸易全球化发展,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①错误。
④:中欧班列的开行有利于我国与沿途国家的经贸合作,但不一定扩大我国贸易顺差,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0. 6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中指出中方愿同俄方加强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沟通协调,促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表明( )
①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②国际组织具有协调国际政治、经济的作用
③中国以维护中俄的共同利益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④加强合作共赢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的“始终”说法过于绝对化,①排除。
②④:中方愿同俄方加强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沟通协调,促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表明加强合作共赢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国际组织具有协调国际政治、经济的作用,②④正确。
③:中国以本国国家利益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③排除。
故本题选D。
51. 2022年2月28日至3月2日,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同时举行。来自近200个会员国的超2000名代表参会。此次会议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治理全球塑料污染问题,讨论制定首个应对塑料危机的全球协定。由此可见联合国( )
①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②在促进和平和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代表世界各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④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近200个会员国的超2000名代表参会,此次会议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治理全球塑料污染问题,讨论制定首个应对塑料危机的全球协定。由此可见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①④正确。
②:材料未涉及联合国在促进和平方面的作用,②排除。
③:联合国是国际组织,不能代表世界各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③排除。
故本题选C。
52. 2022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会见了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次会晤,欧盟对中国作出三项承诺:坚持“一中”原则,坚决不让这种主权问题干扰中欧关系的良好发展;推动中欧务实合作,带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深化与中国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各项合作。下列对欧盟承诺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主权问题的承诺是因为“一中”原则涉及中国核心利益
②欧盟的务实承诺有利于中欧发挥引领世界的作用
③欧盟的承诺是基于中国与欧盟的全球影响力
④欧盟的承诺有利于扩大中欧合作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坚持“一中”原则,坚决不让这种主权问题干扰中欧关系的良好发展,这关于主权问题的承诺是因为“一中”原则涉及中国核心利益,①正确。
②:欧盟的务实承诺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欧将要发挥引领世界的作用,②排除。
③:欧盟的承诺是基于中国与欧盟的共同利益,③错误。
④:推动中欧务实合作,带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深化与中国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各项合作,这说明欧盟的承诺有利于扩大中欧合作的基础,④正确。
故本题选B。
53. 2022年是中国派出首支成建制的蓝盔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30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维和军人前赴后继,向险而行,为世界和平英勇出征,砥砺前行,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近5万人次,足迹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力量。这表明中国( )
①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②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贡献力量,承担了大国责任
③通过联合国坚持以双边主义方式实现共同安全
④支持联合国各项工作,是国际新秩序坚定维护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材料表明一批又一批中国维和军人前赴后继,向险而行,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贡献力量,承担了大国责任,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方式实现共同安全,而不是以双边主义方式实现共同安全,③错误。
④:我国支持联合国按照宪章精神所从事的各项工作,而不是毫无原则地支持联合国各项工作,④错误。
故本题选A。
54. 近年来,阶段性、区域性粮食短缺问题较为明显,粮食价格高位运行,饥饿人口有增无减,成为影响世界稳定不确定因素。多个国际组织纷纷采取措施,缓解农产品供应压力和粮价涨势。列出的下列国际组织采取的应对举措产生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国际组织 | 应对措施 | 作用 | |
① | 欧洲联盟 | 临时允许农户使用休耕地扩大耕种面积 | 发挥超国家性质的区域组织作用,缓解农业领域遭受的冲击 |
② | 金砖国家 | 推动“互联网+农业”和农业跨境电商的发展 | 聚焦亚洲地区发展,协同应对粮食贸易危机 |
③ | 亚太经合组织 | 加强在粮食减损和数字领域的国际合作 | 促进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保障亚太区域粮食安全 |
④ | 上海合作组织 | 探讨制定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 | 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加强金融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①:欧洲联盟临时允许农户使用休耕地扩大耕种面积,有利于发挥超国家性质的区域组织作用,缓解农业领域遭受的冲击,①正确,不符合题意。
②:金砖国家推动“互联网+农业”和农业跨境电商的发展聚焦亚洲地区发展,协同应对粮食贸易危机,②正确,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不涉及数字领域的国际合作,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不涉及加强金融合作,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问15分,第2问4分,共19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内指定处。)
5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毅坚守。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家都在坚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头。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
——习近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材料二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这一年,我在北京迎接了不少新老朋友,也走出国门讲述中国主张。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做法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列举两例“中国方案”。
【答案】(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针对发生的疫情,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针对发生的疫情,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③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才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才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⑤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抗击疫情,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毅坚守。⑥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坚持科学精准防控,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⑦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或: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发展;又要做好思想准备,接受挫折与考验。疫情防控的曙光就在前头,但目前已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需要大家再加把劲,坚忍不拔的努力。
(2)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③共建“一带一路”。④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解析】
【分析】背景材料: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
考点考查:《哲学与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分析材料一中做法的哲学依据,知识限定为《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注意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关键词②: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③: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毅坚守→说明了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④: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说明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⑤:大家都在坚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头。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小问2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固定,但是要注意知识限定为《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需要列举两例“中国方案”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题意即可。